臺北醫學大學推動校園國際化不遺餘力,近年來積極開設全英語學位、短期交換以及實驗室蹲點等課程,使外籍學生來校進修或實習人次大幅增加。在北醫大拓展國際研究人才之延聘與外籍學生招募之同時,我們需要時刻檢視校園國際化的腳步,確保校園內來自全球各地不同族群的每一位北醫人,都能在國際化且支持跨文化融合的教研環境中發揮所長。
國際事務處歷來提倡校園內的社群融合,並於2020年以「跨文化‧零距離」為主軸,提出建設國際化友善校園之八大方針,分別為「人員具高度國際移動力與文化理解力」、「成熟的國際學術網絡」、「豐富的教育與研究合作」、「教職員生來自多元文化且互動融洽」、「中英雙語之行政體系及人員」、「彈性的國際化行政支援服務」、「高效且專業的內外部溝通」以及「分工及運作與國際實務接軌」。國際事務處同時推出「同在北醫(TMU One World)」系列活動增進本地與外籍師生的互動機會,分享認識彼此的文化,凝聚不分你我的同儕認同。
「同在北醫 (TMU One World)」首波活動於2020年10月開跑,推出「踏尋國際足跡影片拍攝比賽」以及靜態展覽活動,影片競賽邀請全校師生一同走讀北醫大,探索需要改善、進步的空間,打造更完善的國際友善校園。希望透過每一個北醫人獨特的視角,發現校園內待優化的標語、公告、服務及設施等,讓外籍師生或國際訪客可以更順利地在校園暢行無阻。頒獎典禮於11月4日舉行,由吳介信副校長、蔡佩珊國際長、醫學科技學院皇甫維君副教授,分別頒發了前三名以及最佳人氣獎,現場有許多學生熱情到場支持。

吳介信副校長頒發第一名 — TMU Chaplin
而靜態展覽向全校展示了「同在北醫(TMU One World)」專案的展望與宗旨,同時邀請全校教職員生至活動背板留言,分享個人觀察到北醫大在「建立國際化友善校園」方面值得稱讚或是需要改進的地方,邀請全校教職員生主動參與行動方案擬定與決策,增加全體北醫人對國際化友善校園議題的公民參與。本次活動大獲好評,許多參加者表示十分高興能有機會提出讓北醫更好的建言,活動期間(10/21-11/3)蒐集留言逾750則,將有助各單位未來研擬改進方案。

全校師生踴躍於會場撰寫建議,實行公民參與意見表達。
如對此系列活動有更多問題,請寫信給 ogeirs@tmu.edu.tw
更多相關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、何弘能總顧問(左2)與研究團隊團隊合影,後方螢幕由右至左:Prof.-Valerie-M.-Weaver、Dr.-Jonathan-Laskin、Dr.-Jason-Northey-260x185.png)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臺北醫學大學傑出國際校友-Usman Iqbal



臺北醫學大學傑出國際校友:Duong Van Tuyen














全球專業實習聯盟平臺計畫(GIFT)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【開始報名囉~】2019PPSEAWA年會志工培訓 – 改變世界就要這Young -『再創國際新視野』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