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自 公共衛生暨營養學院 公共衛生學系博士班 畢業
來自:越南
任職於:臺灣臺北醫學大學
相關連結:https://tmu.pure.elsevier.com/en/persons/tuyen-van-duong
「你必須持續嘗試—並不是每個人一開始就會成功,沒有爭取過,就沒有入選的機會。」
韜光養晦,躬體力行,力爭上游
21世紀初期,眾多越南白領專業人士希望投入國際人力市場,而Duong Van Tuyen博士也是其中之一。獎學金的競爭非常激烈,對Duong而言,問題不在於選擇哪一所大學,在目標明確的情況下,他積極思考怎麼樣才能「入選」。
因此,2007年取得河內醫學大學(Hanoi Medical University)的護理科學學士學位後,Duong持續累積自己的經驗。於2010年獲得人生中第一個科學獎-越南全國青年醫學和藥學科學大會金質獎;在醫院和醫學院工作四年的同時,還取得了河內醫學大學的國立兒科醫院的進階兒科護理證書;昆士蘭科技大學(Queens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)和南洋理工學院國際交流與合作機構(NanYang Polytechnic International)的三項培訓師證照,以及越南暨新加坡培訓中心的策略管理證照。他一直在考慮泰國、澳洲和美國的研究所課程,最後臺灣-亞洲的心臟-雀屏中選,Duong認為臺灣是東方與西方之間很好的橋梁。
與臺北醫學大學面試後,獲得了在臺灣就讀的機會。抵臺後Duong很快地便感受到臺灣特有的人情味,臺北醫學大學的教授協助他選課、國際事務處和護理系的教職員們替他解決了住宿和行政問題,同儕們則主動幫助Duong適應宿舍生活。
臺北醫學大學的卓越教學環境
Duong對於臺北醫學大學的學術和專業素質感到驚艷,許多課程皆以英文授課,並提供國際學生中文課程,讓學生能更融入華語環境。而接受過國際教育的教授群們具備執行高水準研究的經驗與科學觀,這對於國際學生的指導大有幫助。十年前已然如此,Duong說:「現在又更好了。」
入學當時身為全校唯一一位來自越南的學生,縱使適應臺灣的文化並不困難,他卻深受鄉愁之苦,「我很想念遠方的家人。」為排解鄉愁,Duong積極維持社交並參與校內活動,例如國際美食節、舞蹈比賽和夏令營。他與宿舍的學生成為朋友,遇到麻煩時互相幫助。幾年後,朋友的情感支持與通訊軟體的便利,讓他更加能繼續在臺灣生活,並建立了對於臺灣的高度認同。
Duong取得護理碩士學位後,選擇轉攻臺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博士課程。要從原本習慣的實作模式轉換成宏觀的格局思考,他花了點時間適應。由於擔心自己的職涯發展,Duong不眠不休的研讀,也經歷過一段頗有壓力的時光;幸運的是,在指導教授的支持下,幾個月後情況有了改善。Duong對公共衛生專業知識的掌握已見雛形,他學習了公共衛生領域的科學、文化、宗教和國際視野。他擔任亞洲健康識能協會(Asia Health Literacy Association, ALHA)的秘書,負責組織研究、會議和建立國際合作,也因此學到了外交技巧,進而增強了本身的跨文化意識。
一切漸入佳境,「由於處理與世界各地學者和機構的科學和外交關係的經驗,我獲得快速的成長。」Duong說道。
教學與研究並重:「國際合作是我的強項。」
做為國家衛生研究院和臺北醫學大學的博士後研究員,在公共衛生與營養學領域工作三年後,Duong博士受聘成為臺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的助理教授。除了本身對於教學與研究的使命感外,Duong博士還擔任亞洲健康識能協會(AHLA)副主席一職,為越南的醫院和大學提供建議,每年並於塔夫茨大學(Tufts University)醫學院擔任客座講師。雖然仍處於個人職業生涯初期,Duong至今已獲得了12個榮譽獎項,分別來自於澳洲、印尼、馬來西亞、瑞士、臺灣,美國和越南等地的國內與國際組織。
對Duong博士而言,籌措研究經費可謂目前最大的挑戰,即使如此,他依舊成功地以有限的資金進行了幾項研究項目。他起步順利,與越南三十多家機構進行中風、血液透析和COVID-19等三個研究項目,他也是目前由全球44個國家組成的COVID-19健康識能聯盟的主要研究人員之一。
蓄勢待發,洞見良機
Duong博士也期待與自己的學生共事,不論是國際學生或臺灣學生。作為一位年輕的教授,其國際教育與研究生涯背景融合了護理、公共衛生和營養學,Duong博士會給學生們什麼建議呢?
他認為想要成為「被選中的人」,就要努力且積極主動、接受並尊重他人的差異,最重要的是,堅持不懈。
「你必須持續嘗試—並不是每個人一開始就會成功,沒有爭取過,就沒有入選的機會。」